在街道办事处搞义诊活动时,发现小郑对这方面缺乏管理经验,便帮助他完成程序设计,细化分组。
5月25日回哈市参加高中同学王德新的婚礼,婚礼在南通大街的五环宾馆餐厅举行。
因为下午还要赶回呼兰,参加完德新的结婚典礼后,便匆匆与德新道别。
晚上与小郑请医药公司老付、刘经理、范主席、医药商店于经理去汇丰大酒店吃饭,另外又给老于买了条烟,总共花了近600元。
真是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第二天一早去医药商店,就从老于那儿结回了十箱三株口服液货款。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催各办事处回款,月底前好不容易凑上了一百箱货款。
6月2日下午回公司,晚上各部长开预备会,之后在空军招待所就寝。
第二天上午在蓝天宾馆会议室召开“百日誓师大会”,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要求公司从上到下精简机构,原营销部取消恢复办事处,各乡镇办事处恢复为工作站。并全体总动员,各公司领导、主管深入基层,会战一百天。”
当晚回呼兰,拟定裁人名单及下一步详细工作计划。
6月4日下午小柳过来了。四个月前肇州赋新康事业部的小柳调回公司任“赋新康的人事部经理”,这次公司从上到下精简机构,要求主管领导下基层,他被分到了呼兰。
分到呼兰后他与何东共同管理呼兰市场,一个负责县内,一个负责周边市场。
晚上我为小柳接风,请他、何东、小郑去“北来顺”涮羊肉,之后何东安排了唱歌。
这次唱歌的气氛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何东刚当了几天“呼兰赋新康”的一把手就把职权让出去一半;小柳也是刚从公司被下放,失落之情写在脸上;而我和小郑也分别从营销部经理、办事处主任位置降为办事处主任、工作站站长,虽然职权、市场没有丝毫变化,但心理上的失落也是难以掩饰。
大家边唱边喝着酒,借酒消愁,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模样……
接下来的几天,“拖拉机”的牌友又换成了我、何东、小柳、小郑,因为我们几个下注都挺谨慎,大家互有输赢。
6月9日在呼兰迎来了端午节,我四点多便起床,独自打车来到呼兰河畔。
站在入城口的呼兰桥上向下看,桥下的呼兰河两岸密密麻麻全是人。
除了来踏青的游人,便是一个挨一个的小商贩了,有卖五彩线的、卖纸葫芦的、卖气球的、卖粽子的、卖茶叶蛋的……
已经两三年未在家过端午节了,去年是在肇源县过的,肇源人都去松花江边的码头去踏青。而呼兰人除了到呼兰河外,还会去西岗公园踏青。
见这里还有收费照相的,一辆敞篷越野吉普车上挂了个“端午节留念”的纸牌子,3元钱一张,便上车照了一张。
中午公司副总大老王过来了,公司的几个领导分别下各片区帮扶,大老王选了我这个片区。
下午陪大老王去康金镇、大用镇考查市场,晚上回来陪老王唱歌、打台球,又重温了两年前我俩在肇州的那段日子,时间过得真快呀,这一晃来三株公司都快两年了……
第二天大老王乘车去巴彦县了,小柳也过完端午节回来,陪小柳又去呼兰河畔转了转。
虽只过了一天,但这里已变得很冷清。看着远处有几叶小舟飘荡在河面上,这画面顿时让我想起了萧红的《呼兰河传》……
对呀,这里就是萧红的故乡,已经来呼兰四个多月了,也该去参观一下呼兰县最着名的景观~“萧红故居”了。
小柳也兴趣很浓,我俩一拍即合,现在就去。正好“萧红故居”离这儿也不远,便一路打听着寻来。
一路上,我这个文学爱好者向小柳介绍着“萧红”的经历:
萧红是中国三十年代着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的呼兰县,原名张秀环,后改为张乃莹,她用笔名萧红发表作品。萧红被誉为“三十年代文学洛神”。
1935年,萧红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她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
1940年,萧红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着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大学期间我曾买了《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马伯乐》、《生死场》,现在还躺在家中的书柜里。
聊着聊着已经来到“萧红故居”的正门,这是一处传统的清末八旗式宅院,青砖青瓦,土木结构,是典型的带有满族风格的北方民居。
穿过庭院,迎面是萧红故居的正房,陈列室就设在正房里。堂屋中间摆设着一个沙盘模型,再现了故居的原始形态。
东屋的两间房中陈列着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屋两间作为展室,墙上展示着萧红生前的照片和中外名人参观萧红故居的留影,与萧红共同战斗过的老作家萧军、端木蕻良、舒群、塞克、罗烽、白朗等人的墨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封凄美的分手信请大家收藏:(m.yahuiwx.com)一封凄美的分手信雅慧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雅慧文学阅读网址:m.yahu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