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祭酒于桃
齐国乃是儒家之学的发源地,当年的稷下学宫乃是天下名士辩论交流的地方,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今的儒家已经不是最初孔夫子时代的儒家了。
而自从夫子死后,儒家本身也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其中儒分为八的说法作为盛兴。
儒分为八,源自于《韩非子·显学》,其原文曰:“自孔子死后,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梁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而在韩非子所列的儒家八个流派之中,其子张、子思、孟子三派是最大的三派,其他的人数稀少,中心思想不够明确,影响不大,不足为道。
此三派之间其实也有相互排挤,例如子张就曾经受到过曾子和颜路呃排挤,被迫离开了鲁国,不过这次排挤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子张。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陈国人。此人年轻气盛,性格偏激,他的出身微贱,因为性格偏激,年轻气盛所以曾经犯过罪行,后来加入夫子门下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
因为曾子,颜路的排挤,孔夫子时候子张被迫离开鲁国,独立招收弟子,他崇信孔子的“忠”、“信”学说,把忠信、敬笃等字书写在自己衣带上以示不忘。子张之儒学强调“容众”和“矜不能”,这些思想其实和后来来墨家的“兼爱”思想非常接近。
不过子张之儒一直不受曾子的待见,据说曾子听闻子张死讯,穿齐之衰服讥之,幸乐之情溢于言表。
夫子死后孟子集儒家之大成,在儒家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性善论、仁政思想及行义的主张、大丈夫人格等等。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足见孟氏之儒影响之大了。
当下很多蒙氏之儒依旧讲究就是夫子所注重的“修身、齐家、平天下”严于律己,钻研学问,循规蹈矩,但是这帮人很少而且他们往往不出世。
另外很大一部分儒生则是忘记了儒家的最初的教导,这部分人也不知道自己属于那一支儒,他们只是借着儒家“出道”,希望以此得到进入朝阳的机会,最不济也能成为地方官吏或者大户人家的座上宾。
时间久了这些人就变得善于察言观色、拍马溜须、阿谀奉承,肚子里的所谓治国之道、管理之道其实就是经过察言观色之后把当权者心里不敢说、不好说的话说出来,把当权者不敢做的事情为他找个去做的理由。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个昏君喜欢某个美女,朝中大臣都反对,这时候儒生们就会把君王心里的话说出来,让君王顺理成章的把美女迎娶过来,哪怕他是个有妇之夫,哪怕他十、是个寡妇,儒生们都会想出办法,最厉害的是他们会引经据典,为昏君的所作所为找到做好的理论支持。
当初陈胜吴广身边的儒生就是看出了陈胜想封王的想法借机进言取得陈胜的信任之后才成为陈胜心腹的。
这些儒生往往是帝王身边的微末之臣,但是说话却很管用,秦始皇时期曾经针对儒生进行过一次“焚书坑儒”,儒生势力已经被狠狠地打击了一次,如果祖龙继续执政的话,儒家就会逐渐势微,可是祖龙突然暴毙,后来胡亥登基,赵高奸臣当道,这又给这些所谓的儒生们一次死灰复燃的机会。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买这些儒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生,他们只不过是披着儒生的外衣,用修习儒家思想这个漂亮的外包装来混个人的富贵而已,他们心中没有天下,没有百姓,只有功名利禄、个人的荣华富贵!
这才是他们的中心思想!
有意思的是恶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在学术界亦是如此,如今之儒大多是这些不入流的儒,真真正正研究学问的儒生不屑于与他们为伍,独自安好,而这些人却假借儒学,不断用糟粕培养这一代代的“新儒”。
可惜,百姓不知道,还以为这些人是体面的文化人。
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关系国体,蒙稷怎么会容忍这样的颓废之儒存在!
田地里的小麦已经金黄,终于到了麦收的时节,这是百姓们最开心的时候,就在麦收之时,蒙稷邀请临淄的祭酒于桃带着他门下的儒生来蓬莱一起参与今年齐郡的麦收礼。
这是大秦三世皇帝子婴登基之后的第一次麦收,重视农耕的大秦自然在收麦子的时候少不了祭祀礼仪,而蒙稷主动邀请祭酒于桃让这个五十多岁的祭酒感到十分荣幸,为此还沐浴更衣斋戒三日之后才带着门下三百弟子赶往蓬莱。
于桃是齐郡的祭酒,门下有六百多弟子,这些弟子大多是地主家的孩子,他们想还跟着于桃拜入儒家,学成之后好找个机会进入朝堂。
于桃的名气很大,因为他培养出来的很多弟子都在齐郡官府做事,但是最厉害的是于桃的同门师弟,因为这个人就是子婴身边的宠臣――于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请大家收藏:(m.yahuiwx.com)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雅慧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雅慧文学阅读网址:m.yahu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