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村的王郎中上山采药时,不小心跌下山崖当场身亡,幸亏徒弟与之同行,替他将一身皮囊完整带回家。若他一人独行,尸身怕是要被深山老林中的动物们蚕食个干净。
王朗中今岁47,是附近几个村落中小有名气的村医,他为人热心善良,医术颇高,大家对他极为敬重。
如今他意外离世,伤心的不止他的亲人知己,还有受过他诸多恩惠的村民们,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王家,帮忙照看哭晕过去的王家老太太,以及王郎中的妻子。
在村民们自发的帮助下,历时半个月,王郎中终于入土为安。
王郎中有一个22岁的儿子,名叫王远志。
王远志在母亲肚子里7个月时,母亲曾因惊吓过度差点小产,还是胎儿的他受到严重影响,出生时身体羸弱,时常惊颤难安眠,动不动惊醒啼哭不止。
当时他太小不能用药,“远志”这味中药有安神的功效,王郎中便为儿子取名王远志,给他增点福气,希望他平安健康长大。
另一方面,王郎中用中药药名为儿子取名,也是希望儿子长大后可以继承他的医术,治病救人,为自己谋一条出路。
在王郎中夫妇的悉心照料下,王远志甩掉小时候瘦弱的身体,长得高大壮实。只是可惜,他对医术不感兴趣,反而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
对此,王郎中欣然接受,放任王远志去种庄稼,而后在村中收了一位温和好学的徒弟,耐心教导他医术,打算让他传承自己衣钵。
徒弟名叫梁文,跟王远志同岁不同月,是村里的可怜人。
梁文自幼丧父,老母亲一人拉扯他长大,靠着刺绣手艺,娘俩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剩下的余钱,梁母交了束修,让梁文得以在私塾里跟着教书先生识文断字。
7年前,梁母背着绣品到镇上去卖,回程途中遇大雨路难行,不慎摔倒后,右边眉骨那块磕到尖锐的石子上,离眼睛太近,右眼视力受到影响,从此看东西便不太清晰。
刺绣需要很好的视力,右眼受伤后的梁母不得不放弃绣绣品,将出路放在种庄稼上。幸好她的左眼视力不错,看得清庄稼在哪,才避免将它们当作杂草除去。
种庄稼,终究只能让梁家母子俩饱腹,再没闲钱供梁文读书科考。再者,梁文是极其孝顺的好孩子,根本不忍受伤的母亲去田地间劳作。
因此,他毅然决然放弃读书科考的路,打算走商路。他将自己多年念书积累的才识发挥到极致,制团扇,然后在上面题字作画去卖。
王郎中看梁文会识文断字理解力强,且性子不骄不躁,很适合学医,便稍稍提了一嘴,让他考虑放弃商路,转而好好专注医术。
不久后,梁文成了王郎中的徒弟。
而今,王郎中故去,梁文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村里的新村医,开始独当一面。
这天,梁文被请去隔壁村里给人治腿疾,遇到一名懂医理的18岁女子宋裳裳,虽然她知道的并不多,但贵在勤奋好学。
梁文给人看病时,她一直都在旁边记笔记,等梁文不忙时便问一些问题。
“你真的好厉害呀!梁郎中,我将攒到的银子都给你,你能不能教我学医?”说这话时,宋裳裳双眼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
据隔壁村的村民说,宋裳裳是几天前跟着村长到他们村的,她是个很好的姑娘。
宋裳裳告诉梁文,她自小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她懂的那些医理,全是村里人生病时,她自己观察询问人家的症状,又结合人家服用的药材,自己总结出来的。
没看过医书,全靠自己摸索观察,最终懂得这么多医理,这是很了不起的本事,再加上宋裳裳强烈的学医欲,梁文决定给她一个机会。
治完病人腿疾回稻花村时,他带上了宋裳裳。
回村没几天,村里的老黄牛就病了。
那是村里唯一的一头老黄牛,珍贵得很,是村民们凑钱买来的,开荒、犁地、播种、拉庄稼等,全都靠它。
平日里,无论轮到那家用牛,大家都心照不宣格外爱护它,就希望它健健康康,能够多用许多许多年。
它现在病了,村民们急得嗷嗷叫,不仅请了兽医来医治,甚至连梁文这位村医都请了。
梁文不擅长此道,不敢随随便便诊断,最终用药情况还得看兽医。
几天过去,换了好几个药方也不见成效,能想到的法子都用尽了,老黄牛的情况却越来越不好。
兽医毫无办法,提醒村长赶紧卖了,趁现在它还活着,估计能卖个好价钱。
纵然舍不得,但也没办法,如果不趁早脱手,拖到它真的断气,便什么都不剩了。
忽地,宋裳裳拿出了一个方子:抓一只癞蛤蟆碾碎,用早晨沾着露水的青菜叶包着,给老黄牛吃下去,再喂一碗青草上的露水。
“这方子是我先前听村里的老人说的,不知道有没有效果,要不要用你们要考虑好。”村民们正因黄牛有救了而高兴时,宋裳裳说了这番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全集【1】请大家收藏:(m.yahuiwx.com)民间故事全集【1】雅慧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雅慧文学阅读网址:m.yahuiwx.com